《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章节目录精彩试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章节目录精彩试读

时间:2021-03-04 09:04:21作者:

小说主人公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的小说叫《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本小说的作者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倾心创作的一本言情风格的小说,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自己对它的所有权。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独特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消费过程就是劳动,它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商品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 免费试读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精读

(叶盛红,撰写)

精彩段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49页。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手里也已经起了变化。……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

可见,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化在里面。

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既然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那么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他制造商品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多。但是,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体现在商品世界全部价值中的社会的全部劳动力,在这里是当做一个同一的人类劳动力,虽然它是由无数单个劳动力构成的。每一个这种单个劳动力,同别一个劳动力一样,都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只要它具有社会平均劳动力的性质,起着这种社会平均劳动力的作用,从而在商品的生产上只使用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50一52页。

起初我们看到,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后来表明,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也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的。这一点是理解zhengzhi经济学的枢纽,因此,在这里要较详细地加以说明。

……

上衣、麻布等等使用价值,简言之,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因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54—57页。

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60页。

可见,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正如一物在视神经中留下的光的印象,不是表现为视神经本身的主观兴奋,而是表现为眼睛外面的物的客观形式。但是在视觉活动中,光确实从一物射到另一物,即从外界对象射入眼睛。这是物理的物之间的一种物理关系。相反,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是同劳动产品的物理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完全无关的。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因此,要找一个比喻,我们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做拜物教。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

商品世界的这种拜物教性质,像以上分析已经表明的,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

使用物品成为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这种私人劳动的总和形成社会总劳动。因为生产者只有通过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才发生社会接触,所以,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独特的社会性质也只有在这种交换中才表现出来。换句话说,私人劳动在事实上证实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交换使劳动产品之间、从而使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关系。因此,在生产者面前,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现在这个样子,就是说,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劳动产品只是在它们的交换中,才取得一种社会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对象性是与它们的感觉上各不相同的使用对象性相分离的。劳动产品分裂为有用物和价值物,实际上只是发生在交换已经十分广泛和十分重要的时候,那时有用物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因而物的价值性质还在物本身的生产中就被注意到了。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成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私人生产者的头脑把他们的私人劳动的这种二重的社会性质,只是反映在从实际交易,产品交换中表现出来的那些形式中,也就是把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社会有用性,反映在劳动产品必须有用,而且是对别人有用的形式中;把不同种劳动的相等这种社会性质,反映在这些在物质上不同的物即劳动产品具有共同的价值性质的形式中。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89—91页。

一、写作背景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写成、恩格斯花费大量心血整理的zhengzhi经济学巨著;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起来,并在英、法等国占据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集中表现为1825年开始并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给工人阶级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用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而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只能把工人运动引向邪路。马克思正是适应这种历史的需要而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推动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动因是德国莱茵省议会关于经济问题的争论。马克思在柏林大学读的是法律,但他更喜欢研究哲学和历史。1842年至1843年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时,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如林木盗窃、地产析分、自由贸易和关税保护等问题。这些“难事”难在表面上看是法律问题,实质上是经济问题。因此,为了彻底弄清楚这些问题,就必须研究zhengzhi经济学。这就推动马克思的研究由纯zhengzhi领域或哲学领域转向经济领域。恩格斯在回忆马克思的这段经历时说:我曾不止一次地听马克思说,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塞尔河地区农民处境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情zhengzhi转向研究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

马克思彻底清算了自己以前的哲学信仰,批判改造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为zhengzhi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1843年夏,马克思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同年年底,又写了《〈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第一次论证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1847年8月,出版了《哲学的贫困》,对zhengzhi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作了新的说明。此后又出版了《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出版,全面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马克思拿出大量时间研究zhengzhi经济学。1857—1858年,写了《经济学手稿(1857—1858)》,这是《资本论》的最初草稿,即《资本论》第一稿。1861—1863年,又写了《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二稿。1864—1865年,又重新写了《资本论》第三稿。在此基础上,1867年9月14日马克思亲自校订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

二、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包括马克思写的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法文版序言;恩格斯写的第三版序言、英文版序言、第四版序言,正文七篇共二十五章。

马克思写的《第一版序言》,明确提出,《资本论》分析经济形式的科学方法是,“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1]即矛盾分析的辩证方法;《资本论》研究问题的起点是商品,因为对资本主义社会来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强调“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任何人都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己的发展阶段。然而,zhengzhi经济学研究是非常艰难的,因为zhengzhi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

马克思写的《第二版跋》,首先是向读者指出第二版所作的修改;其次,回顾了《资本论》出版后受到工人欢迎的情况,驳斥了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对《资本论》的攻击;明确提出: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黑格尔辩证方法是唯心主义,马克思的辩证方法是唯物主义,主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并说了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辩证法,在其神秘形式上,成了德国的时髦东西,因为它似乎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新方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新方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法文版序言》说明同意“定期分册”出版《资本论》的建议。指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2]

《第三版序言》、《英文版序言》、《第四版序言》都是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撰写的,主要是谈了修订原则和过程,反驳一些资产阶级学者的攻击。

《资本论》第一卷共七篇,即商品和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资、资本的积累过程。本卷通过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深入研究了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出资本积累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加深,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激化,最后导致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本卷主要阐述了三大学说:一是劳动价值理论,主要是第一篇的内容;二是剩余价值理论,主要是第二至第六篇的内容;三是资本积累理论,主要是第七篇的内容。

(一)劳动价值学说

主要阐明价值的质、价值的量、价值形式和价值规律,构成了整个《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资本论》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任何商品都具有两方面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体现了商品具有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即使用价值;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又都可以被它的所有者用来和别人的商品进行交换,即交换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经过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体现了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被物的关系所掩盖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商品价值的二重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如上衣是满足一种特殊需要的使用价值,要生产上衣就需要进行特定种类的生产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是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价值是由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的,即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劳动就只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当然,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人们生产不同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力是不同的,即使生产同一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力也是不同的。而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某个商品生产者所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考察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要区别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事先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的、每个体魄健全的人都能进行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的、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表现为倍加的简单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由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仍然存在,但已经发展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必须产生商品拜物教。最初一看,商品好像是一种简革而平凡的东西。商品形式的奥秘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性质,从而把生产者同总的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就是说,商品具有拜物教性质是指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的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们对商品的神秘观念。

马克思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内部,人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做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其总产品是一个社会产品。这个社会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做生产资料,依然归社会所有;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生活资料的分配方式会随着社会生产有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随着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为了同商品生产进行对比,可以假定每个生产者在生产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那么,劳动时间就会起双重作用。一方面,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在共同产品的个人可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在那里,人们同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分配上,都是简单明了的。那时,掩盖在商品上的神秘纱幕才会被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发展的自然产物。

商品的内在矛盾决定商品必须进入交换过程。商品是以铁、麻布等等使用价值或商品的形式出现的,说明它既是使用价值又是价值承担者,具有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的二重形式。商品的价值只有在和别的商品通过交换价值进行交换时才能表现出来,这就是商品价值形式。商品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场上去,不能自己去交换,这就找到商品所有者。商品交换关系实际上反映了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的商品所有者的经济关系,人们扮演的经济角色不过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人们是作为这种关系的承担者而彼此对立着的。

交换过程的发展必然导致货币的出现。交换价值是价值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形式在历史上先后经过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产生货币形式。货币形式的出现是商品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即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发展到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

马克思从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考察来分析货币的起源。最初的货币是以物易物,而且交换行为是偶然的。随着交换的发展,交换变成经常的社会活动,交换过程的矛盾也随之发展,这就要求商品世界中分离出一种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就出现了。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其基本职能,其他几种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社会生产和流通都不可能全面有计划进行,支配着各个企业、各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的是价值规律,即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交换。价值规律能通过竞争、供求、价格等机制发挥作用,调节着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实现优胜劣汰。

(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3]生产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性目的和动机。我们学习和把握剩余价值理论,必须重点领会三个基本原理:一是货币转化为资本,这是资本产生的条件;二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包括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剩余价值的两种生产方法;三是工资。

第一,货币转化为资本。生产剩余价值依靠资本,把货币转化为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关键。资本最初都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任何资本家必须首先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然后才能进行生产和经营。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只有在特殊的运动中才能转化为资本。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资本流通的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两种流通不仅在形式上有明显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资本流通的公式在结束时的货币量比起点时的货币量有一个增值额。这就是说,作为商品流通的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不发生价值增值;而作为资本流通的货币却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值,这个价值增值就是剩余价值。可见,资本的运动就是价值增值的运动,资本则是在运动中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流通公式的完整形式是:

货币(G)——商品(W)——增值的货币(G’)

这个公式不仅适合于说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运动,而且也适合说明生息资本的运动,因此它是资本的总公式。

从资本的总公式中就出现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即在流通过程中所出现的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发生增值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认为,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既要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又要让资本家在过程终了时必须取出比他投入的价值更大的价值,那就必须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在使用时能够创造价值,并且创造的价值大于它本身具有的价值。这个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是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两个社会条件:“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4]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的特点在于,劳动力所有者始终把劳动力只出卖一定的时间,因为他要是把劳动力一下子全部卖光,他就出卖了自己,就从自由人转化为奴隶,从商品占有者转化为商品。他作为人,必须总是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财产,从而当作自己的商品。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消费他的劳动力,而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独特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消费过程就是劳动,它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商品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劳动力的买卖是在流通领域即劳动力市场上进行的。这个领域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描写为自由平等的乐园,但实际上在这种自由平等的背后却可以看到,“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5]

第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的唯一目的和动机就是榨取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值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6]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劳动。所谓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7]劳动过程是各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不归直接生产它的工人所有;其三,劳动过程作为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家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

生产剩余价值的秘密在于劳动力这一商品的特殊性质。一切产品都是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相结合的结果。生产资料经过人的具体劳动发生使用价值的改变,但是价值并没有得到增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则创造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假定劳动力的日价值只要6小时的劳动就可以创造出来,但资本家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就有权让他劳动更长的时间,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其实,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由此可见,价值增值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在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中,新生产的产品的价值量和预付的价值量是一样的;而在价值增值过程中,劳动者不仅生产了与劳动力的价值相等的价值量,而且还生产了更多的价值量,即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这个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这个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不同组成部分在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中执行着不同职能。不变资本是转化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量的变化。可变资本是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生产出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马克思说:“我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相反,我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8]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了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工作日是一个可变的量,但它的变化是有一定界限的,因为工人总得有一定的吃饭、睡眠和休息的时间,因而受到生理和道德两个界限的制约作用。但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资本家像狼一样地贪求剩余价值,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因此,必然引起工人的反抗,工人必须团结起来,作为一个阶级来争得一项国家法律,一个强有力的社会屏障,使自己不致再通过自愿与资本家缔结的契约而把自己和后代卖出去送死和受奴役。

由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然遭到工人的反抗,资本家就会在一定的工作日中另想办法来增加剩余价值,这就产生了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各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价值、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来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单个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直接目的,相对剩余价值是其社会结果。单个资本家不可能长久保持住超额剩余价值,因为其他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也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就会降低劳动力的价值,整个社会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相对剩余价值就会实现。总之,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的趋势。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通过上述的精辟分析,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9]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家依靠榨取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而使资本不断增值的规律。它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动机和实质,规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根本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因而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这一发现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提供了一把钥匙。列宁曾明确指出:“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10]

第三,工资。说明资本家利用什么样的形式占有工人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其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在于无偿占有剩余价值。但是资本主义工资却把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和价格,把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力的价值相混同,把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这一形式使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在表面上产生了平等交换的假象,因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因此,不揭露工资所产生的假象,剩余价值理论就难以最终确立。

马克思指出,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现象上,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从这个现象出发,称工资为“劳动的价值”或“自然价格”。这是完全错误的。其一,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从而有价值的话,这无疑是同语反复。其二,按照商品交换的一般原理,如果劳动作为商品出卖,那它在以前就必须已经存在。但是事实上,劳动是一种活动。它是在工人与劳动资料相结合以后才出现的。不存在的东西是不能与工资相交换的。其三,假如劳动是商品,要根据一定量的劳动付给一定量的货币,那么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资本家购买劳动就必须支付等价的工资,这样一来他就不能榨取到剩余价值了,从而资本主义生产也就不能存在了。如果资本家不支付劳动的全部报酬,就会成为不等价交换,这又与价值规律相矛盾。因此,在商品市场上同货币所有者直接对立的不是劳动,而是工人,工人出卖的是他的劳动力。

由于工资形式使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就“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因此,工资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隐蔽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马克思指出:“工人和资本家的一切法的观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切神秘性,这一生产方式所产生的一切自由幻觉,庸俗经济学的一切辩护遁词,都是以这个表现形式为依据的。”[11]总之,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雇佣劳动采取的工资形式,是历史上最有欺骗性的剥削形式。

(三)资本积累理论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及其一般规律,阐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得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的科学结论。

资本的积累过程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即最大限度地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的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便继续榨取工人更多的剩余价值。由此可见,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资本积累不仅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结果,反过来又成为资本家扩大剥削的手段。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总额的不断增大,资本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资本构成分为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前者是资本的物质形态,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构成比例;后者是资本的价值构成,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构成比例。资本积累最初只表现为资本量的扩大,后来则是通过资本有机构成不断发生质的变化,即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不断增大不变部分而实现的。因为资本的可变部分的比例会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递减,从而对劳动的需求也会相应递减。“可见,一方面,在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较起来,会越来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周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地排斥它以前所雇用的工人。”[1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供给会不断增加。因为,生产技术进步使操作简单化,用童工、女工代替成年男工;由于农业和手工业中机械化工具的应用,一部分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流入城市;一部分破产的中小资产者也加入失业者的队伍等等。“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13]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条件之一。

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扩大,无产阶级的队伍也在增长;其结果必然产生两个对立的方面: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方积累,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方积累,形成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创造的社会财富虽然越来越多,但他们自己却始终处于被剥削和贫困的境地,这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经济根源。马克思得出结论说:“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14]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成为一种历史必然。当然,这一历史趋势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历史过程。

三、当代启示

尽管《资本论》主要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内在矛盾,揭示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但是,其中许多思想观点是带有普遍性的,对于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按商品经济规律办事,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是走了弯路、犯了错误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最终选择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一定要牢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社会化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商品仍然是社会产品的普遍形式和细胞形式,货币仍然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流通规律和价值规律仍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发挥作用。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它的生产过程同样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社会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区别,不在于价值是否增值,而在于这种价值增值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即价值增值部分归谁占有,是归少数资本家所有,还是归最广大劳动者所有。社会主义的价值增值意味着以更少的劳动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生产更加丰富的社会财富。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商品生产、货币流通、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作用的方式、特点和途径,按照商品经济运行的规律办事,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二)重视资本的积累,更要重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资本积累意味着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的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便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积累的结果,一方面导致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导致广大劳动者日益贫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财富的积累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因此,社会主义要重视必要的积累,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使人民群众真正过上富足、安康、有尊严的生活。

***

[1]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2]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3]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14页。

[4]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7页。

[5]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页。

[6]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页。

[7]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208页。

[8]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6页。

[9]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14页。

[10]①《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6页。

[11]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9页。

[12]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4页。

[13]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6页。

[14]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4页。

阅读全文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

主角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的小说叫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它的作者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创作的言情小说,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样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早在1962年2月,邓小平就指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这个问题的道理,不必多讲。这几年的教训是,我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作者:佚名类别:仙侠

小说详情

相关文章

最新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章节目录精彩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