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日本文学史》小说章节目录精彩阅读 麻辣日本文学史小说全文

《麻辣日本文学史》小说章节目录精彩阅读 麻辣日本文学史小说全文

时间:2021-01-28 21:36:05作者:樋口一叶

小说主人公是麻辣日本文学史的小说叫《麻辣日本文学史》,是作者樋口一叶所编写的都市类小说,内容主要讲述:的细腻高雅和意境上的凝重深沉。〈@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六六。从松尾芭蕉开始,俳谐才从所谓的放逸、机智、诙谐的游戏式文风中解脱出来,从俗流文学踏入了“寂”、“怜”、“细”的高雅艺术殿堂。松...

《麻辣日本文学史》 免费试读

第一节俳谐三祖登场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四四。“俳谐”又称“发句”、“俳句”,是日本传统的韵文学,也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之一,只有三句十七音,跟中国词牌的十六字令差不多。平安时代末期的长连歌中有吟满百句的“百韵”和三十六句的“歌仙”,“百韵”和“歌仙”开头的发句就是俳谐的雏形。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四五。山崎宗鉴、荒木田守武和松德永贞被称为日本的“俳谐三祖”。这哥仨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物,前两个在先,松德永贞居后。从山崎宗鉴和荒木田守武赋予俳谐以“形”到松德永贞再赋予俳谐以“神”,形神兼备的俳谐取代连歌正式占据了日本韵文学的主导地位。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四六。山崎宗鉴(1465~1553)和荒木田守武(1473~1549)都是室町末期的“连歌师”。山崎宗鉴原是足利义尚手下的武士,足利义尚阵亡后辞官做了和尚。山崎宗鉴虽是搞安全保卫工作的,但文化水平还挺高,业余时间经常吟诵几首连歌抒发感情。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四七。山崎宗鉴出家以后闲着没事干,决定专业搞文学创作。他见当时日本连歌高手辈出,自己在连歌上面难以争胜,就独辟蹊径发明了俳谐,被后世尊为“俳谐之祖”。这位老先生虽然很穷,但对贫困却能泰然处之,饿不死就行,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地埋头钻研他的俳谐。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四八。俳谐看似简短,但内涵却很丰富。山崎宗鉴写了日本第一本俳书《犬筑波集》,告诉其他人俳谐是什么、俳谐的基本规则是什么等等。山崎宗鉴性格飘逸不羁,喜欢自由自在地表达感情,所以他提倡以口语俗语作讽刺揶揄,句作以嘲世滑稽诙谐之作和安贫之作为主。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四九。荒木田守武是伊势内宫的神官,他的这个职位当时可能是世袭的,因为据说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曾担任过这一职务。当时僧侣是一种很好的职业,社会地位高,经济条件也不错,更别说像荒木田守武这样当官的了。所以荒木田守武受过良好地教育,文化水平那是相当地高。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五〇。荒木田守武擅长连歌,山崎宗鉴搞出俳谐以后,他也很热衷于这种简短的韵文,积极参与创作和理论研究。荒木田守武是个很自信的人,他曾经说过:“俳谐连歌的格律当由我制定。”这话倒也不是吹牛,他在《守武千句》中制定了俳谐格律,成为俳谐史中的一大伟业。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五一。荒木田守武也因为应用连歌法则尝试制定俳谐格律而被视为日本俳谐摇篮时代的开拓者,与山崎宗鉴并称“俳谐之祖”。荒木田守武俳谐作品的格调要比山崎宗鉴高一些,创作风格不卑不亢,描写声动有致。现今日本伊势神宫的纪念俳句大会就是为纪念他而举行的。

第二节松永贞德中兴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五二。山崎宗鉴和荒木田守武那时候俳谐还处于草创时期,句作还没有摆脱滑稽的藩篱。当时的俳谐十分类似于五行诗,由前句和附句构成。创作要求是:前句先描述一个情境,附句中既要体现前句中的情境,又要以机智巧妙的构思和幽默俏皮的语言产生“峰回路转”的效果。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五三。说白了,俳谐就跟现在的三句半差不多。因为同一个前句可以连接五花八门的附句,所以俳谐虽然短小,创作空间却很开阔,各种奇思妙想都可以写出来。而且俳谐创作属于即兴发挥,作者要判断准确、迅速吟就,其过程就像行酒令一样紧张刺激,让人感觉十分过瘾。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五四。俳谐后来逐渐从五行变成了三行,就形成了著名的俳句。而俳句领域的第一位巨匠是松永贞德(1571~1653)。这位老先生是京都人,博学多才,特别擅长连歌,曾被朝廷赐号“花之本”。这个称号相当不一般,指的是最佳连歌师,而且一个时代仅限一人。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五五。后来松永贞德自号“俳谐中兴之祖”开始研究俳谐。这个称号看起来狂妄,但放在松永贞德身上却一点也不狂妄。松永贞德在山崎宗鉴和荒木田守武的俳谐创作理论基础上,编撰了“俳谐秘本兵法”《御伞》,把俳谐法则化繁为简,制定了严格的格律,创立了“贞门”。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五六。当时有很多人跟着松永贞德学习俳谐,所以“贞门”的弟子非常多,最有名的是被称为“贞门七俳仙”的松永贞德七大弟子,此外还有30多位也非常出名。从松永贞德开始俳谐才以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取代了连歌的地位,他也与宗鉴、守武并称“俳谐三祖”。

第三节暴发户出来搅局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五七。虽然“贞门”一派使俳谐成为一种独具风格的通俗文学,但其格律还是比较复杂。町人文化兴起后,文化水平不高的町人俳谐爱好者们希望能以更为自由的形式描写都市繁华生活和表达自身理想愿望,由此产生了以西山宗因(1605~1682)为代表的“谈林派”。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五八。西山宗因俳风朴素新奇,不玩弄语言技巧,又具有独特的艺术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不玩虚的、没有花活。西山宗因创立的“谈林派”俳风通俗而清新,十分符合当时町人阶层的欣赏口味,没几年就席卷了整个俳坛,一跃而成为与“贞门”鼎足而立的俳坛“望族”。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五九。“贞门”的同志们发现情况不对,就通过论争打压“谈林派”发展,一些不够仗义的同学甚至还采取诋毁、谩骂之类比较下流的手段。但是对于町人阶层来讲,“贞门”那一套理论实在是太过阳春白雪了,町人们更为喜欢的还是“谈林派”下里巴人式通俗易懂的理论。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六〇。所以尽管“贞门”无所不用其极,啥阴招都使了,可还是无法遏制“谈林派”的“暴发”,“贞门”的市场越来越小,直到最后让出霸主地位。“谈林派”以其复古式的滑稽诙谐、自由奇妙的联想和通俗易懂的方言俚语博得了广大普通町人的喜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六一。但是“谈林派”过于追求幽默诙谐,大部分俳作格调低俗,通俗性有余而艺术性不足。因此“谈林派”兴盛的背后,日本俳坛一场“登堂入室”的革命也正在慢慢孕育。最终,随着松尾芭蕉(1644~1694)的横空出世,日本俳谐才算真正步入了文学艺术的殿堂。

第四节“蕉风”来袭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六二。松尾芭蕉是伊贺国上野人氏,本名松尾藤七郎,是一个低级武士的儿子。松尾芭蕉生活的江户前期,天下太平得很,武士们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松尾芭蕉的父亲就把他送到当地藩主藤堂良忠那里做侍童,希望能依靠这个途径入仕,而这个藤堂良忠就是一个俳谐爱好者。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六三。当时藤堂良忠师从松永贞德门下七大弟子之一的北村季吟(1623~1705)学习俳谐。这个北村季吟可不简单,他是日本的一位非常著名的训诂学家。对于北村季吟来讲,创作俳谐只是主业之外后消遣解闷的雕虫小技而已。他的俳风淡泊自然,深得“贞门”真传。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六四。作为侍童的松尾芭蕉有机会和藤堂良忠一起得到北村季吟的教诲,很快就掌握了“贞门”俳谐的精髓。不久因为主人藤堂良忠去世,松尾芭蕉失去了入仕的机会,不得不离开藤堂家自谋职业。因为有深厚的俳谐功底,到了东京以后松尾芭蕉开始从事专业的俳谐创作。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六五。当时日本禅宗极为兴盛,松尾芭蕉汲取禅宗思想的精髓,把“贞门”的古典技巧与“谈林派”的自由奔放熔于一炉,炼出了风格一新的“蕉风”。松尾芭蕉开创的“蕉风”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追求内在思想的闲寂恬淡、创作中的细腻高雅和意境上的凝重深沉。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六六。从松尾芭蕉开始,俳谐才从所谓的放逸、机智、诙谐的游戏式文风中解脱出来,从俗流文学踏入了“寂”、“怜”、“细”的高雅艺术殿堂。松尾芭蕉极为热爱大自然,推崇“遵从造化,回归自然”,他的大半生特别是生命的最后十年是在大自然的艰苦跋涉中度过的。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六七。松尾芭蕉崇尚远离尘世,融于大自然之中,希望在旅行中找到自己追求的艺术境界。在云游漂泊之中,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无常、世事沧桑和生活艰辛,极大地丰富了内心体验,获得了不尽的诗意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除了应用于俳谐艺术以外,还应用到了其他方面。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六八。松尾芭蕉的纪行文、俳文和日记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其纪行文佳作《奥州小路》记述了携弟子河井曾良从江户出发云游奥州等地的见闻,是展示“蕉风”大成的作品,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其开篇部分在日本广为传颂,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六九。松尾芭蕉还有纪行文《旷野纪行》、《笈之小文》、《更科纪行》,俳文《幻住庵记》和日记《嵯峨日记》等作品。他的俳论集都是死后由弟子编著的,有向井去来的《去来抄》和服部土方的《三册子》,后者“不易流行,风雅之诚”,是解读“蕉风”神髓的根本所在。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七〇。松尾芭蕉门人众多,以其角、岚雪、有向井去、森川许六为代表的号称“蕉门十哲”的十大弟子是其中的佼佼者。松尾芭蕉辞世后,弟子们对“蕉风”真髓理解不一,甚至各执一端而相互排挤,加之“贞门”、“谈林”两派卷土重来,使日本俳坛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七一。松尾芭蕉的同门师兄山口素堂(1642~1716)的俳风也自成一派,被称为“葛饰派”。山口素堂在松尾芭蕉身处困境时给予其很大帮助,松尾芭蕉能够在俳坛独树一帜开创“蕉风”,山口素堂从物质上到精神上都给予了莫大的帮助,是不折不扣的幕后英雄。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七二。80多年以后,松尾芭蕉的再传弟子中又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他们的积极倡导下,日本俳坛实现了“蕉风回归”。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与谢芜村(1716~1783)。与谢芜村以俳画并称,既是俳谐高手,又是著名画家,他的俳风也因此极具唯美主义色彩。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七三。与谢芜村是摄津国人,从小就爱好艺术,20岁家道中落后漂泊到了江户,拜松尾芭蕉的传人早野巴人为师学习俳谐,很快成为江户俳坛的一颗新星。此后与谢芜村又用10年的时间学画,始终在各地游历写生,到了40岁左右的时候才成家并恢复了俳谐创作。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七四。这时的与谢芜村已经在“蕉风”中遁入了超凡脱俗的唯美主义色彩,形成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空想型”俳风,成为开创为俳谐新风的一代宗匠。不过与谢芜村玩得太过于高雅,热衷于回归古典,有脱离现实的嫌疑,所以普通劳动人民对他的东西并不十分感冒。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七五。在与谢芜村等人的积极推动下,“蕉风”再次吹遍全日本,俳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松尾芭蕉也成为了被偶像化的“俳圣”。“蕉风”吹了一阵子之后,人们开始在社交游乐时流行吟诵俳谐助兴,这时俳坛怪才小林一茶(1763~1827)横空出世了。

第五节俳坛怪才小林一茶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七六。小林一茶原名弥太郎,是信浓国一个农民的儿子。这孩子生下来就命苦,3岁时就死了妈,8岁时爸爸给他找了个后妈,10岁时后妈又生了个弟弟,他不仅要照顾弟弟,还要受后妈的虐待。雪上加霜的是14岁时唯一疼爱他的奶奶又去世了,小林一茶只好逃离这个家。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七七。小林一茶来到江户成为了一个进城务工少年,并开始学习俳谐,成为当时江户俳坛的一颗新星。30岁左右的时候,小林一茶离开江户开始到各地流浪兼采风,一直到39岁时父亲病重才回到家里。老父亲一看大儿子回来了,一激动就把家产平分给了小林一茶和弟弟。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七八。不久父亲病逝了,后妈和弟弟就跟小林一茶争夺财产,小林一茶一怒之下又跑到了江户。10多年以后,小林一茶跟后妈和弟弟和好了,就返回故乡定居娶了媳妇,退出江户俳坛,想过过安稳日子。不过命中注定的事谁也无法改变,倒霉的事情接二连三地找上门来了。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七九。先是他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是生下来没多久就夭折,后来他心爱的老婆也死了。62岁时他又娶了一个老婆,结果没过多久就离婚了。第二年他再次娶了一个老婆,刚过了两年安稳日子家里就着了一场大火,烧了个一干二净。小林一茶再也经受不住打击也得病死了。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八〇。如此悲惨的人生经历,对小林一茶的创作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小林一茶早识忧患、性格刚强,他的作品主题多是同情弱者和反抗强者,充满了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他放荡不羁、极具狂放色彩的俳风与松尾芭蕉的幽玄恬淡和与谢芜村的唯美主义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三八一。俳句简洁含蓄,以暗示为主,很难翻译。小林一茶在日本的俳句诗人中是空前而且绝后的人物,他的句风别开天地、自成一家、千变万化,他所做的俳句基本上就是无法翻译。这个惊世的怪才就好像是一颗慧星从俳坛的夜空中划过,稍纵即逝,一转眼就望不见了踪影。

阅读全文
麻辣日本文学史

麻辣日本文学史

独家小说《麻辣日本文学史》由樋口一叶所编写的都市类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麻辣日本文学史,内容主要讲述:,64岁的上田秋成双目俱盲,穷困潦倒。〈@日本史〉大和物语——日本文学〇四六〇。自感时日无多的上田秋成竭尽全力写作,《落久保物语》、《冠辞续貂》、《金砂》、《金砂剩言》、《藤篓册子》、《胆大小心录》...

作者:樋口一叶类别:都市

小说详情

相关文章

最新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麻辣日本文学史》小说章节目录精彩阅读 麻辣日本文学史小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