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最新章节列表_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全文免费阅读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最新章节列表_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2020-08-25 12:32:45作者:本书编写组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是作者本书编写组所著的一本轻类小说,情节精妙绝伦,扣人心弦,值得一看。《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精彩节选:吴仁宝:华西村的领路人吴仁宝,男,汉族,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人,1928年11月17日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2009年,在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获得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称号。40多...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 免费试读

吴仁宝:华西村的领路人

吴仁宝,男,汉族,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人,1928年11月17日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2009年,在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获得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称号。

40多年来,吴仁宝带领华西人,坚持以集体经济为主的共同富裕发展道路,使华西村成为家喻户晓的全国首富村。

灵活的经济头脑,带领群众致富

40多年前,吴仁宝带领华西人打响了改造村庄的第一仗。“从我们小时候记事起,他就是领路人,谁也没想过,没有老书记华西会是什么样。”华西人都这么说。

当年华西村的状况一片狼藉,全村845亩土地被分隔成1300多块不规则的小田,667口人分散居住在12个小自然村落,一条条泥路弯弯曲曲,40多条小河沟错乱交织,农业生产的劣势可见一斑。30多岁的吴仁宝带领村民制定了一个华西村15年规划,平整土地、开挖沟渠。吴仁宝身先士卒,“凌晨两点钟开始干,从鸡叫干到狗叫,最苦最累的活都是老书记带头,别人说我们是‘做煞大队’(当地方言,意为干活太苦),但这是华西人唯一的出路”。当年的“铁姑娘战斗队”的一员、村革委会副主任赵毛妹说。

吴仁宝的经济头脑是华西人最为津津乐道的部分,大家对他传奇故事,都能如数家珍。市场变幻不定,吴仁宝却总能险中求胜,按照他的通俗解释:“风险风险,有风才有险,躲过了一阵阵风气,也就能避开险情。”每天早晨6点30分准时收听广播新闻,晚19点定期收看《新闻联播》,是吴仁宝雷打不动的习惯,对风气的观察,吴仁宝依靠的是对政策的灵敏嗅觉。

“一个会议赚了一个亿”,是一个吴仁宝广为流传的故事。其实是在1992年3月初的一天,邓小平南巡讲话播出后,吴仁宝当天夜里2点钟召集党员干部大会,发动全村人立刻奔赴全国各地用尽各种办法购进原材料。果然,待到3月11日“讲话”精神传达到基层,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涨几倍。

此后的十余年,1亿、3亿、10亿、50亿、100亿元……华西总产值呈几何级数增长,吴仁宝的角色,也从一个村官演变成一个企业家。在办企业上,他一贯的实用主义处处可见。在华西,冶金、纺织、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各自形成完整的循环链。

现在,华西村外出就读的大学生回村率是200%,他们不仅自己回来了,而且还会带自己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甚至带同学回来。“回来有房子、车子,也不用找工作,我为什么要在外面?”“如果去北上广,还要自己买房子车子,生活哪有华西好?”回村的大学生都这样说道。不仅是出了华西村的年轻人愿意回来,出了国的“海龟”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华西。这些从小在村子里长大的孩子,出村读书的时候就非常清楚“我是要回来的”。他们和父辈一样,言必称“老书记”。

时刻走在时代前列

吴仁宝一直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节俭。吴仁宝住的房子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现今华西村仅有的几栋年代最久远的“第三代别墅”,墙上几百张照片是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与几乎每个时期的国家领导人的合影,记录了吴仁宝40多年的政治历程。

即便在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吴仁宝一直没有离开华西村,放弃华西村支部书记的职务。他白天当大书记,晚上当小书记,经常在半夜召集村委开会。在县里,为了改变官僚习气,他在县直机关大搞“三三制”——“13干部下乡,13干部调研,13干部留机关。”吴仁宝经常下乡调研,交通不便,只能靠步行,有时走到哪个乡就住到哪个乡,第二天接着走。胶鞋磨脚,他就索性脱了光脚走路,就有了“赤脚书记”的称号。

1981年,吴仁宝卸任县委书记,从政府系统回归土地。他对政治有自己的理解是:“政治的标准是什么,绝不是官职大小,而是看他能不能让人民幸福,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这种实用主义的政治智慧,就是吴仁宝独创的“两手抓”:“一手抓同中央保持一致,一手抓同群众保持一致。”

“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

邱光华:雄鹰虽折翼,英雄终无悔

邱光华,男,羌族,1957年出生在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南星镇。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某部副师级飞行员、机长。2009年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并当选第二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他是羌族同胞中第一个驾战鹰飞上蓝天的人。

他有着33年、5817个小时的飞行经验,无一次重大事故。战友誉其为“定海神针”。

在已近停飞的年龄,他主动请战,投入汶川“5.12”抗震救灾。期间,他担任机长的机组累计飞行63架次,50小时31分,运送救灾物资25.8吨,转移伤员和受灾群众224人。

在第64次返程中,因突然遭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直升机不幸坠毁,他和四名机组成员全体殉难。

51岁的邱光华,就这样永远融入了故乡的苍茫群山,将忠诚镌刻在蓝天白云间。

第64次的壮美飞行弧线

2008年5月12日,那是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个日子——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在邱光华的再三请求下,上级领导因为他即将到停飞年龄还是没有批准他的飞行任务。第二天,他作为一名领航员随队飞行。

邱光华所在的陆航团是成都军区的一支空中劲旅,常年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复杂天候和地形条件下执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高原飞行经验丰富,应急出动能力强。“5.12”汶川大地震以来,陆航团承担了最艰巨、最紧迫、最重要的抢运伤员、输送物资、投送兵力等任务。创造了抗震救灾中的多个第一:第一个出动直升机勘察灾情;第一个从空中抵达汶川、茂县、映秀、北川等重灾区;第一个将食品、药品送到群众手中;第一个从灾区运回伤员;第一个搭载通信小分队飞抵汶川;第一个将通信设备运抵灾区……

默数一下,这次是邱光华在地震灾区的第64次飞行。

5月31日,邱光华机长驾驶92734号飞机,在两次往汶川草坡乡、耿达乡运送药品、食物之后,下午13时,第三次起飞,执行运送10名医务人员到理县的任务。

14时20分,邱光华驾机返航。当飞至汶川银杏乡狭窄山谷时,天气突变,当飞机爬飞到2600米时,与邱光华失去了联系。

“不要动,看下航向!”

这是邱光华最后的声音,紧接着,直升机就从通信信号中消失了……

6月10日10时55分在执行任务航线附近的深山峡谷密林中找到直升机残骸,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沐浴大恩,报国效民

邱光华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邱光华的家乡在茂县南星镇,祖辈们一直在土司的皮鞭下过日子。爷爷为了追求新生参加了红军,最后把鲜血洒在了他乡。爷爷的故事成为激励小光华报效祖国的动力。

在学校期间,邱光华勤奋学习,品学兼优。1974年4月,机会终于垂青于这位羌族小伙,17岁的邱光华成为周总理亲自选拔的我国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中的光荣一员。从那时起,部队一有任务,他总是抢着主动请战。他说:“是党和人民为我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我要永远为党和人民飞翔。”

世界屋脊氧气含量低,气候变幻莫测,是航空界公认的“飞行禁区”、“空中陷阱”。特别是直升机,氧气不足,油料燃烧不充分,马力打折扣;空气稀薄,旋翼排气量减少,升力受影响。这里一直是直升机的飞行空白。1985年12月,邱光华和战友第一次填补了这一空白。

就在邱光华牺牲的前两天,他还驾驶直升机前往茂县转运伤员。载着20名受伤群众返航时,直升机突然出现险情:双发动机出现转速差高达10个,温差120摄氏度。邱光华几乎是在直升机接近单发停车的状态下,操纵飞行,安全着陆的。第二天,邱光华依然驾着直升机在前线冲锋……

2009年5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来到成都军区某陆航团,亲切看望邱光华机组5位烈士的亲属。胡锦涛满怀深情地对烈士亲属说:“邱光华等5位烈士是党和人民的优秀儿子,是我们的好战友、好同志。他们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奋不顾身,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是无上光荣的。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

“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只有把技术和经验教给‘徒弟’们,我才无愧于所有关心我的人。”

谭东:西岭雪山的救人英雄

谭东,男,中共党员,生于1963年4月14日,四川遂宁市人。2009年,在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被评为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

1999年9月,谭东脱下军装,转业来到成都市大邑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当了一名普通基层民警。他工作的地方,是海拔3000米以上、条件异常艰苦的高寒地区。但是穿上警服的10年来,谭东视岗位为天职、视工作为使命、视群众为亲人,默默无闻地战斗在天寒地冻、冰雪纷飞的雪山深处,忠实地履行着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人民警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堪为广大公安民警的学习榜样。

服务群众无私奉献

2004年,出江镇下坝村村民伍泽述永远也忘不了,他骑摩托车和一辆货车相撞,头部重伤、口鼻出血、生命垂危,是谭东及时赶到现场,为他清除嘴里和鼻孔的血块,呼叫救护车辆,使他脱离了危险。伍泽一提起谭东就激动地说:“是谭警官救了我的命啊!”

在谭东的从警生涯中,他关心群众疾苦,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在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救群众于危难之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每逢过年过节,由于车多人多山区气候复杂,地势险要,是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时候,也是谭东最为忙碌的时候。2008年1月,西岭雪山遭遇了特大暴风雪,大雪封山,近千辆汽车受阻在景区前山、后山结冰的路段,近4000名游客滞留山上。为了保证道路行车安全,谭东带领同事们不顾零下10度的恶劣环境,顶风冒雪,积极做好游客安抚和交通疏导工作,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连续战斗了5天,成为风雪中的“路标”。保证了前来景区游客的安全,为四川旅游树立了良好形象。

在执法过程中,谭东秉承“严格公正、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坚持秉公执法,绝不“一罚了之”,他对违法驾驶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心服口服,做到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新型警民关系的典范。他身上总是装着驾驶证、行驶证的新空壳,发现有司机证照套壳磨损严重,就主动帮司机换下。后来这一行为被推广开来,受到了司机们的好评。对待可疑人员、可疑车辆和物品,他从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严格检查、上网比对,在“严打”整治斗争中,他挡获各类违法嫌疑人员21人。2004年以来,谭东和他的执勤组处理各类交通事故1000余件,纠正各类交通违法35000余件,无一例投诉。

舍己救人,英勇牺牲

2008年12月29日,地处雪山深处的大邑县西岭镇天寒地冻。刚过晚上9点,谭东和同事接到群众报警,称一辆轿车发生事故,冲下了西岭镇双河桥头。他和同事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发现一辆白色夏利轿车翻倒在离路面四、五米深的河道边,旁边水流湍急,车内没有驾驶员。谭东与同事判断车内人员可能跌入水渠中被冲走,于是带领群众沿着水渠进行搜索,发现失事车辆的司机被河水冲出200米开外,随时都有可能再被冲走。在这个危急时刻,谭东来不及多想,迅速脱下外套,将绳索一端往腰间一捆,毫不犹豫地跳入渠中,奋力向落水者游去,在当地群众配合下终于将已意识模糊的落水者营救上岸。

2009年1月5日,在连续处置完各种警情后,谭东拖着疲惫的病体返回执勤点躺在了床上,重感冒加上劳累过度导致他突发病毒性心肌炎,经抢救无效,当晚23时,谭东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他挚爱的警察事业。英雄谭东就这样用生命把忠诚铭刻在了巍巍雪山之巅,铭刻在了雪山人民的心里。

谭东同志牺牲后,胡锦涛总书记以及李长春、周永康、孟建柱、刘奇葆等中、省领导分别批示,号召公安民警及党员干部向谭东同志学习。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先后下发通知和作出决定,要求在全国公安政法机关和广大公安政法干警中开展向谭东同志学习的活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联合追授谭东“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成都市大邑县公安局副大队长杜修明:谭东从不计较个人利益,是大家眼里的“老黄牛”。

尼玛拉木:格桑花开雪山信使路

尼玛拉木,女,藏族,1976年9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邮政所邮递员。2009年在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被评为敬业奉献模范。

梅里雪山静静地矗立着,澜沧江挨着雪山向南奔流。

这里是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雪山和峡谷之间,散落着许多藏族村寨。由于地势险峻,交通和通讯不畅,邮路成为一些村寨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渠道。

目前,尼玛拉木是云岭乡邮政所唯一的投递员。13年来,她每天背着二三十公斤重的邮包,日复一日地穿行在这雪山峡谷间,行程达万公里,历经无数危险,却没有延误过一个邮班,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尼玛拉木同志以她坚强的意志、无私的奉献和宽广的胸怀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牢记宗旨、坚毅勇敢、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乐观向上的壮丽诗篇。

信使

平原地区的人们难以想象,大山深处的云岭乡邮路分3条,共长350多公里,来回走完一圈需要10来天。滇西高原气候被形容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尼玛拉木走的一条邮路,要翻越寒冷的雪线,又要下到干热的河谷,这使怎么穿衣服变得很麻烦。高达2500多米的海拔落差对身体健康也是一个巨大考验。

每天,走在邮路上,各种艰险接踵而来。这里的邮路多在悬崖峭壁间,山路不能通车,有的地方连马都过不去,只能靠步行。还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路,陡峭的山坡上寸草不生,全是碎石,一旦不慎失足,几无生还可能。同时,尼玛拉木要应对雨季多发的滑坡、泥石流,以及随时从山上滚落的石头。有一次,她被落石砸中脚背,鲜血直流,她一个人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但想到乡亲们还在等着邮件,便咬紧牙关,一瘸一拐地继续前行。

尼玛拉木不仅要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战胜各种吓人的动物。在藏族村子里,她经常被几十条狗穷追,凶恶的藏獒发出低沉的怒吼,让人心惊胆战。拉木最害怕遇见蛇。冷不丁地爬过来一条蛇,虽然吓得她两腿酸软,可只能硬撑着跟蛇兜圈子,路过蛇爬行过的地方,屏住呼吸,浑身发憷。尤其难耐和恐惧的是孤独,雪山峡谷中,走半天都难得碰到个人,四周一片寂静,拉木要感受常人难以忍受的死一般的寂寞和孤独。这时候,她就哼着山歌给自个壮胆。长期的孤独使她变得寡言少语,只有到村子里才活跃起来。村民喜欢和她攀谈,许多群众更把她当成亲人。在尼玛拉木经常借宿的一户人家,主人每次都让尼玛拉木睡在温暖的火塘边,把尼玛拉木当作尊贵的客人。

最艰苦邮路上的“溜索飞侠”

尼玛拉木走的步班邮路、溜索邮路,是全国最艰苦的邮路之一。邮政系统曾推出《感动国人的中国邮路》画册,尼玛拉木在滚滚澜沧江上背着邮包过溜索的照片被选作封面。

玛拉木服务的村寨在汹涌的澜沧江两岸,有一条邮路必须跨江送到对岸。由于当地条件所限,过江只能通过一条简易的锈迹斑斑的溜索,工具就是一个挂钩、一根麻绳,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10多年前,有两位邮递员在过溜索时,不幸坠江殒命。尤其雨天溜索太滑,刹不住,尼玛拉木经常会狠狠地撞在挡墙上,头破血流,手脚受伤。

藏族群众中有许多人同名,给送信带来不便。一封写给查里通村达瓦的信让尼玛拉木犯了难,村子里有20多个“达瓦”,到底哪个才是收件人呢?她没有给信盖上“收信人地址不详”的邮戳,而是挨家挨户地询问,从村头找到地头,再到牧场,找了整整大半天,终于找到了收信人。看到拉木风尘仆仆的劳累样子,达瓦连声说:“对不起,没想到我的名字给拉木带来这么多的麻烦,我要改改名字了。”

从那以后,拉木长了个心眼,每到一个村子,她就和村里人拉家常,了解谁家投亲靠友到哪里,谁家的“尼玛”去了哪个城市打工、谁家的达瓦去了哪个城市做生意。这样建立了自己的资料库,再遇到重名的信件,投送起来就轻松多了,以至于有时候就连派出所的警察都要来问拉木人员流动的情况呢。

“我所做的只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举手之劳给老乡办点事,他们却真诚地感激我!”

高玉宝:老作家的道德新篇章

高玉宝,男,1927年出生于辽宁瓦房店孙家屯村,祖籍山东黄县,中共党员,著名作家。2009年9月,高玉宝荣获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对于高玉宝这位革命老人、老作家过去的事迹,可以说家喻户晓。进入新时期,老革命、老作家又谱写了新篇章。1990年退休后,高玉宝老人决心把自己的余生献给下一代,他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鼓励青少年刻苦学习,长大了好报效祖国。1990年4月大连市沙河口区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人被聘为副主任、革命传统报告团副团长。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来护花

高玉宝是一位老革命、老作家,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也具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质。当历史的车轮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高玉宝老人没有躺倒在功劳簿上,他立志写出具有时代感、能够体现现代社会生活实际的文学作品给读者看。经过多年的积累、构思和艰苦创作,他撰写了80多万字的《高玉宝续集》。此书出版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全国很多省市的作协、中小学校等都举行了读书座谈会。高玉宝还先后创作发表了包括《我是一个兵》、《家乡处处换新颜》、《春艳》在内的100多篇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民间故事、报告文学等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他的作品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深受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作为一位从艰苦年代走过来的长辈,高玉宝老人离休后更多关心的是下一代的成长。离休之后,高玉宝老人把自己的一腔热忱毫不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的下一代,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转移到了对青少年的教育上。除了走出去作报告,他还把自己的家当作宣传阵地,把青少年看作是自己的亲人,给予无微不至地关怀。很多听过高玉宝报告的人都说:“高老作的报告,内容丰富实在,对社会认识深刻,我们都相信,因为那是他亲身经历过的,是对党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他是新时期当之无愧的“活雷锋”

在60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高玉宝为人们树立了“学得来”的榜样,他帮助老百姓扫院子、挑水、种地、修理门窗,先后几次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救火,顶着大雪步行20里路把患重病的小女孩背到医院抢救,被人们誉为“新时期当之无愧的活雷锋”。

高玉宝把学习雷锋精神、宣传雷锋精神、弘扬雷锋精神作为对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老人有一个“百宝箱”,这是他1954年到北京上大学前特意动手做的一个小木箱。里面不装金银财宝,也不装奖章证书,而是装着钳子、锤子、斧头等生活中常用的工具。旧社会他为了谋生而学修理技能,在新中国他用自己的手艺为人民群众服务。从人民大学读书时期开始,无论走到哪里,高玉宝都要带着这个“百宝箱”,“百宝箱”陪伴着他,走进中国人民大学校门,走进基层部队,直到走进干休所,走进郊区农家街道……

退休后,除了写作、作报告,老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学雷锋。他前前后后又花了1000多元钱购置了木工、瓦工、电工、水暖工等常用的100多件工具,把一个箱子扩大成了一个小修理间,时刻准备着为街坊邻居服务。只要一听说干休所里哪家有了困难,他就不请自到,上门服务。一年几大节日,他总是提前帮大家把菜刀磨好,一磨就是几十把、上百把。住在干休所的老首长、老战友们都说:“自打高玉宝进了干休所,家里修修补补的活儿都被他包了,可给我们省钱啦!这些年除了外出作报告,就没见高玉宝有闲时候。”

1991年10月,湖南望城“雷锋纪念馆”落成,高玉宝应邀作为嘉宾参加开馆典礼。在那次典礼上,年近古稀的高玉宝老人心情非常激动,他在留言簿上庄重写下“我愿终生学雷锋”的铮铮誓言。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高玉宝老人时刻保持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谈到今天社会上的私营企业家、富豪,老人的看法很现代:“有钱不是错的,关键是看他怎么挣、怎么用,服务社会贡献社会我们就欢迎,个人腐化堕落至少说明个人水平不高吧。至于为富不仁,那到什么时候都得反对——当然,个人‘仇富’是不可取的。”针对社会上对雷锋的非议,老人非常气愤,但同时,他主张应该赋予雷锋现象以时代精神。

2012年1月19日,大连市有关领导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亲自题写的致全国道德模范的新春贺信、贺卡送到了高玉宝老人手中。他们由衷地说,我们都是看着高老的革命传统故事成长起来的,高老的故事教育了几代人,高老本人就是一部对未成年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高老的一言一行,充分体现了老战士们牢记使命、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和崇高品格。

“参军的时候,我学过张思德的故事,我就想到了,做人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踏踏实实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把这个道德模范给我了,我觉得这是我一生中最高的奖赏了。”

申纪兰:平凡而伟大的西沟村村民

申纪兰,中共党员,1929年12月出生,1952年任山西平顺县西沟村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妇女队长。1955年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58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52年、1978年、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0年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2007年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2009年9月14日,作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受到中共中央全体常委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我的根在西沟村”

西沟村,这个拥有600多户2000多人的村庄,自然生产小组曾散布于各个山沟,经过若干次合并,主村沙地栈逐渐发展成乡镇的中心。这里是太行山中一个美丽的村庄,但其符号意义远不止于此。西沟村的名声从1943年李顺达的互助组开始。这是全国第一个农业生产组织,响应了毛泽东和边区政府“组织起来”、“生产自救”的号召。这个由河南林县逃荒人家落脚地发展起来的小村庄,由此抓住了时代的脉络。到了1951年,李顺达互助组向全国发出开展“爱国丰产竞赛运动”的倡议书,倡议书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当时全国各地有1938个互助组和1681名劳模迎战,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爱国主义生产竞赛热潮”。1947年,嫁到西沟村的申纪兰18岁,刚好赶上了这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她和李顺达,都成为与西沟村紧密相连的另一种符号。就像西沟村人自己总结的那样,“先是李顺达的时代,然后是申纪兰的时代”。

“好女走到院,好男走到县”,这是当时西沟村沿袭多年的习俗。妇女不仅在家里地位低,在集体劳动时也得不到同等的机会和待遇。妇女们无论做了多少活、付出了多少劳动,在计算工作量时,习惯上两个女工顶一个男工,而且分数只记在男性家长或丈夫的名下。1952年,申纪兰带领24位妇女与村里的“男劳力”泥里、水里一起干,完成的定额还常常超过“男劳力”,争得了同工同酬的权利。1953年1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她们的事迹,申纪兰名扬全国,男女同工同酬被写入了新中国的《劳动法》。

当年的4月,申纪兰当选为全国妇联第二届执委。6月5日,申纪兰出席了在丹麦召开的第三届世界妇女大会。1954年9月,申纪兰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荣誉接踵而来,职务不断变化,但申纪兰始终坚持一点:不离开西沟村,不离开劳动岗位。1973年,申纪兰当选为山西省妇联主任,心里局促不安,“我文化水平不高,怕误了工作,我一天不劳动心里就发慌,怕在城里待不住。”然而,面对群众和组织的信任,申纪兰实在无法拒绝,她郑重地向组织提出:“我永远是一个普通农民,不领工资,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配专车。允许我经常回西沟参加劳动。”组织上答应了她的请求。

在村里,申纪兰感到很充实,她说:“我的根在西沟村、在农民中,就应该在这里生根发芽。”

“党员干部的本色是劳动,是奉献,是服务”

已至耄耋之年的申纪兰老人心理年龄还很年轻:“我觉着我还年轻,腿脚好得很,还能上山、爬坡、干活哩!”

的确,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老人,劳动不仅是申纪兰多年的习惯,而且是她的爱好,是她生命的全部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劳动的申纪兰又添了新心思,“要把村里人往富路上引,得满世界想办法。”1984年冬,申纪兰带几名村干部到南方考察。所到之处,乡镇企业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让申纪兰一行人眼热心跳。经过半个多月的考察,西沟村人理解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道理。1985年4月,他们决定利用本地丰富的硅矿资源建一座铁合金厂。申纪兰去长治,上太原,赴北京,申请项目资金,寻找投资伙伴。1987年10月,作为西沟村第一个企业的铁合金厂终于建成投产。剪彩那天,当第一炉滚烫的铁水奔腾而出的时候,申纪兰激动得喜泪满面。如今,这个厂已发展到年产硅铁5000吨的规模,产值达到3000万元。

之后,“纪兰绿色产业公司”、“西沟人家”等企业纷纷成立。申纪兰四处奔波,跑市场、找销路、做广告。西沟的山野菜、大红袍花椒、旱地瓜果、核桃露饮料等,源源不断地运出山外。申纪兰说,“只要是规规矩矩经营,老老实实纳税,只要对群众的增产增收有利,我的名字、西沟的名字可以随便用。”

多少年来,申纪兰爱讲一句话,“群众的事,该帮的不帮,该说的不说,心里过不去。”村民有的想外出搞劳务,她就出去揽活计;有的为产品积压发愁,她就上河北、到安徽找销路;有的需要化肥、种子、农药,她就外出联系采购。谁家里有困难,总有她的身影。

这些年来,申纪兰多次外出为村办企业联系业务,坐的是公共汽车,住的是价格低的旅馆,吃的是最便宜的饭菜。为了给村里办事,她每年的车费、住宿费少说也要花上几千元,但她从未在村集体报销过一次车票,领过一次出差补助,反而把国家每月发给她的生活补贴“赔”进去不少。30多年来,她不要厅级干部的工资,原来每月只拿村集体150元补贴,最近几年才按照国家规定领取稍高一点的农村干部补贴。

申纪兰朴素地解释:“党员干部的本色是啥?是劳动,是奉献,是服务。”

“我是农民代表,我要为农民代言,我要了解他们的要求愿望,反映他们的困难和心声。”

方永刚: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

方永刚,男,汉族,1964年4月出生,辽宁省建平县人,中共党员。2007年,他被中央军委授予“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荣誉称号,被评为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被推选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2009年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他是海军教员,但他一口气能说出一支联勤部队几十位基层理论干事的名字;他是知名学者,但手机号码却经常是基层官兵不定时咨询的“解惑热线”;他是绝症病人,但他原本属于宁静的病房却常常变成白衣天使受教的课堂……

“我就是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的忠实追随者。”

“我是一名政治理论教员,我对党的理论深信不疑。”“我一直把党的理论当成自己的灵魂,把传播党的理论当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生命的激情、生活的乐趣都在于此!”这是方永刚的激情告白。这些年,方永刚研究宣传党的理论,根本一点就是坚信党的理论是科学的真理。

“我一直把党的理论当成自己的灵魂,把传播党的理论当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生命的激情、生活的乐趣都在于此。每当我走上三尺讲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耐心解答广大学员、基层官兵和地方干部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看到我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听众雷鸣般的掌声和舒心微笑的时候,我的内心深处都会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神圣感、幸福感和成就感,体味到与真理同行的快慰与满足。”方永刚自豪地说。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党的理论每前进一步,他的学习就跟进一步,研究就深化一步。2003年7月,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从电视新闻中看到这一消息后,方永刚连夜调整第二天的讲课稿,让这一新思想第一时间进课堂。“我觉得,科学发展观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用来解决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的真理,指明了我们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道路,是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科学理论。”

做党的创新理论的信仰者、学习者、传播者、实践者

创新是党的理论的生命。方永刚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刻苦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并及时把学习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2005年暑假,他放弃休息,编写了科学发展观教学读本,初步形成了党的创新理论教学体系,为党的创新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员思想作出了贡献。

20多年来,他遇有理论困惑不动摇,碰到现实困难不回避,面对错误思潮敢斗争,在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和坚决捍卫中,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他始终认为,如果他的宣讲可以使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更坚定一点、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更深入一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更充足一些,那么,研究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就是他人生的最大价值和全部意义!

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传播者。1998年以来,方永刚作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社区、干休所、学校等单位作辅导报告1000多场,从军队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边防到南疆哨卡,都留下过他传播创新理论的足迹。

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践行者。方永刚把本职岗位作为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平台,不知疲倦地为党工作。在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的情况下,他一方面以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方面争分夺秒地抓紧工作。

方永刚把一腔热血献给了党的理论创新事业,他45年的人生历程短暂而永恒。重温2007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也许我们可以透过时间的云烟,看到这个大写的理论家是以什么样的姿态屹立的:他是一位满怀激情的理论家,更是敢于奉献生命的实践者。在信仰的战场上,他把生命保持在冲锋的状态。

王顺友:马班邮路上的孤独英雄

王顺友,男,1965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苗族,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中共党员。2001年5月1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4月,荣获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家邮政局授予全国邮政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入选中央电视台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2007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被评为敬业奉献模范;2009年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王顺友,一身墨绿色邮政制服,红红的脸上映出的仍然是憨厚的笑容,谈吐亲切而朴实。他的“职场”在山间,王顺友在高山峡谷间送邮行程达2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25年来,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了保护邮包,他曾纵身跳入齐腰深的江水,也曾与歹徒搏斗。为了这个简单而又崇高的使命,王顺友在大山深谷之中,一个人、一匹马、一壶酒,穷尽了青春年华。

“邮包里的东西跟生命一样贵重!”

1985年,王顺友子承父业,从父亲手中接过缰绳,成了一名马班邮路的投递员。此时,他才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木里县紧接青藏高原,群山环抱,地广人稀,全县大部分乡镇不通公路和电话。王顺友负责从木里县城到倮波乡邮路的投递工作,这段邮路往返里程360公里,走一趟要14天,一个月要走两班。一年里,王顺友有330天都是在邮路上。每一趟邮路,王顺友先要翻越海拔5000米、一年中有6个月冰雪覆盖的察尔瓦山,接着又要走进海拔1000米、气温高达40摄氏度的雅砻江河谷,中途还要穿越大大小小的原始森林和山峰沟梁。同时,他还要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的灾害和意外。

在这条路上,没人能替他分担这近乎残酷的艰苦,他一肩挑、一人扛。当万家灯火、家人团聚的时候,王顺友只能一个人蜷缩在山洞、牛棚、树林里或露天雪地上,只有骡马与他相伴。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饿了就啃几口糌粑面,渴了只能喝几口山泉水或吃几块冰。到了雨季,他几乎没穿过一件干衣服。由于常年野外风餐露宿,喝酒驱寒,王顺友的身体一堆毛病,胃病常年伴随他,他的心脏、肝脏、关节也经常受到病痛的折磨。

在这条漫长崎岖的马班邮路上,王顺友却总能找到快乐,他苦中作乐,以苦为乐。唱山歌是他从小到大的爱好,大山深处,常常走上一两天都见不到一个人,孤单寂寞时,他就亮开嗓子纵情地高唱山歌:“月亮出来照山坡,照见山坡白石头。要学石头千年在,不学半路丢草鞋……”

几十年来,王顺友就是这样,一路走来一路歌,用歌声驱赶寂寞,用歌声抒发心中的快乐。走着歌着,他自己也成为一曲壮美的邮路之歌。正是有着这样乐观向上的精神支撑,面对这绝无仅有的困苦,这个外表矮小、干瘦、背驼的“男子汉”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孤独寂寞和艰难险阻,每年投递报纸8400多份、杂志330多份、函件840多份、包裹600多件,为大山深处各族群众架起了一座“绿色桥梁”。正如他自己所说:“搞好本职工作是我的责任,再大的苦也要忍了,不能给党丢脸。”

2005年10月17日,王顺友飞赴瑞士,去为万国邮联行政理事会年会作关于中国邮政普遍服务的报告。万国邮政联盟是联合国管理国际邮政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自1874年成立以来,王顺友是其邀请来作主题报告的第一个普通邮递员。对此,王顺友朗声说道:“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得到这么高的荣誉,都是源自于党的培养、源自于我对这份工作的尽心尽责,我不能骄傲、不能停下来,我要更好地去走好马班邮路,所以我准备明天就上路。”

今天,“英雄”还在做马帮邮递员

党和政府给予这么多的荣誉,社会给予这样高的赞扬,那么,几年过去了,王顺友这位邮路英雄今天怎么样了呢?

“20多年了,真是没时间陪家人。以前一个月顶多在家一两天。”王顺友家中现有6亩地,工作之余,他可以陪家里人,也回家在地里做活,打理打理种的土豆、苞米。现如今,王顺友大儿子的孩子已经两个月大,女儿也有了孩子,既当爷爷又当姥爷的王顺友很是开心。

开心或不开心,王顺友爱唱歌,行走马班邮路的二十几年间,他“抓到什么唱什么”,百余首歌从他口中诞生。“高高山上路不平,山又高来路又陡,丢了江水随马跑,丢了邮件万不能,太阳出来照山坡,照亮山坡白石头,要学石头千年在,不学半路丢草鞋。”

正像2005感动中国颁奖词所说的: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我要继续走好邮路,走到走不动为止。”

许振超:新时期产业工人敬业奉献靠创新

许振超,男,汉族,山东省荣成市人,中共党员。他是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全国总工会执委会委员、19所职高和职业院校的客座老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2007年,在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被评为敬业奉献模范。

许振超是“文革”时期毕业的“老三届”。这个年龄层次的群体,受教育少,年龄偏大,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下岗再就业的“特困户”。但许振超不但没有下岗,而且成为世界一流的“技术专家”,在合资公司里再担重任,连外国合资方都佩服他。许振超踏着时代节拍前进的武器是学习、创新。他在日记中写道:“悟性在脚下,路由自己找。”

敬业奉献首先要创新

作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代表,许振超一直强调,创新是新时期产业工人实现敬业奉献的关键。许振超说,“成绩的取得,要靠一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团队”,“创新+团队=效率+效益”。正是靠着这种理念,许振超带出了一支有着非凡创新能力的团队,不断创造出新的“振超效率”、“振超效益”!

起初,对于许振超他们的钻研革新,厂家不是那么看好。当数据确凿的改造方案摆放在厂家专家组面前,厂家不得不敬佩这些蓝领工人们的智慧。充分论证和实验后,厂家最终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对吊具进行了改进。

许振超团队总是盯紧那些司空见惯的设备,善于从老设备中发现新内容。青岛港的集装箱桥吊、集装箱场桥,每月都要投入大量资金保障其正常使用。怎样才能为公司节省这笔费用?许振超和他的团队打起了“算盘”。轮胎吊是公司耗油第一大户,油改电项目也是世界上迄今没有攻克的难关。振超团队偏偏第一口就啃住了这块最难啃的骨头,一干就是一年。试验失败,改进再试验;再失败,再改进……

敬业奉献要学习新知识

为了保证团队及时了解、掌握世界业界前沿技术和知识,团队每年对员工进行规定学时的培训,聘请外国专家、国内同行来讲课。许振超经常讲:“三天不学习,工作就落伍。困难在面前,窍门自己找。”团队规定,每周两次学习,一次学习交流会。

经过一次次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员工们的知识结构得到了不断更新,许多员工深有体会地说:“通过这样的技术交流,感到自己的维修技术和操作技术提高得非常快。时间不长,就上了一个大台阶。”不仅如此,队里还把大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学习活动室,成立了读书小组、英语学习小组、技术攻关小组、计算机学习小组。

老模范的继续创新

许振超算是名副其实的“老模范”了!自2004年被树为新时期产业工人典型,各种学习许振超先进事迹的报告会和座谈会在全国各地纷纷举行,许振超的名字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但8年时间过去了,许振超依然那样朴实无华,勤奋好学、持续创新仍是他最大的人生追求。

码头上,今年已经62岁、头发花白的许振超正在轮胎式龙门吊现场爬上爬下,查看机器运行情况并时不时与工友交流。“过几天我又要出去开会,所以抓紧时间再到现场来看看。”他说。

许振超除了在本专业内改革创新,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常委,他把目光投放到更广阔的视野里。2012年3月3日,许振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洋经济发展牵扯到很多的行业,包括海底养殖、海底矿藏开发、海底石油、造船、水下工程,需要用到大量的潜水人员,但是目前来看这个行业在国家层面没有立法,所以带来了很多问题。许振超建议通过潜水立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当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民共识,许振超和他的团队更是走在低碳改革创新的前沿。他们正在钻研一项新技术,但目前还尚属技术创新保密阶段。许振超的技术创新,将使生产效率提升10%以上。他希望2012年这项创新能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尽快立项,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

“虽然党和政府给了那么多的荣誉,但自己永远是一个工人,本色不能丢,决不当‘吆喝’队长。”

包起帆:我只是一个有出息的工人

包起帆,男,浙江省镇海市人,1951年出生,中共党员。包起帆是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4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被评为敬业奉献模范;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从一名码头装卸工到大集团公司的当家人,从一名自称“只有初中二年级文化水平”的“老三届”到科技发明创新无数的教授级高工。引起世界同行注目的创新家,从立足岗位的小改小革到引发一场改变世界运输方式的伟大革命……在43年的职业生涯中,包起帆书写了一次又一次创新铸就事业、发明改变人生的传奇。但他却说:“我只是做了一名有出息的工人。”

“干好本职工作要靠创新。”

“我当工人的时候,是以‘老大粗’为荣,比谁汗流得多、大包扛得多。如今,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尽管需要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更需要智慧,更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包起帆说。

进入新世纪,包起帆的职业生涯发生变化:2001年调任上海港务局分管技术的副局长,2003年港务局改制后任上海港务集团公司副总裁,但他创新发明的步伐却没有因此而放缓,而是迈得更快更大。“现代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外高桥码头建设集成创新技术”、“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集装箱全程实时在线监控系统”、“现代港口物流服务示范工程”、“现代散货自动化装备集成技术研制与示范”……一系列放眼国际的课题项目研究成功,切实提升了上海港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6年5月,包起帆的发明项目在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一举获得4项金奖,成为该展会举办105年来一次获得金奖最多的人。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评委会主席在参观了包起帆的发明——“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后赞叹道:“这将是一场改变人们运输方式的革命!”

从工人到工程师、再到企业经理、直至集团副总裁,30多年来,包起帆的岗位和身份在变,但执著于发明依旧。当然,在这些闪光的成果背后,则是他始终如一地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在技术创新之路上不辞辛劳地奔波跋涉。

“老实做人,踏实做事”

完成了13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授权了44项国家和国际专利,其中有3项获得国家发明奖,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4项获得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

对于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包起帆袒露的成功诀窍却有些平淡无奇——“发明创新,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靠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所以,我一直要求自己诚实地对待工作、诚实地对待生活,诚实地对待自己、诚实地对待他人。”

正是这种诚实,不仅让包起帆始终保持着作为科技人员最宝贵的科学客观品质,而且让他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科技成果好搞,奖金难分”的通病,凝聚了一个特别能战斗的科研团队。从1981年革新成果获奖开始,包起帆就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所有奖金的绝大部分分给团队,属于个人的奖金也全部送给企业伤残职工和困难职工,至今已坚持了30年。

包起帆自己带头搞技术创新,但时刻不忘提携同事和年轻人。有一年,日本安川公司到上海国际港务考察的时候,他们表示将以最高规格的待遇安排包起帆去日本安川考察访问,面对这个邀请,包起帆提议:“能否换成每年邀请我们的20名技术骨干去安川培训。”对于如此提议,包起帆表面上对安川公司的代表解释说,能让工人们更熟悉安川的产品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包起帆是希望以此为技术工人们提供一个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机会。

“创新不能靠匹夫之勇,我的发明能拿到4块金牌是团体智慧的结果。其实大量的工作都是团队、都是我身边的同事们在做,我只是出了点子,立了项,关键时候出出想法。”

阅读全文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是作者本书编写组著作的轻类型的小说,作者文笔极佳,题材新颖,推荐阅读。《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精彩章节节选:见义勇为——一个让人热血沸腾、激动感恩的话题。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见义勇为也是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取义成仁,在中华传统道德中,一直是发出最...

作者:本书编写组类别:短篇

小说详情

相关文章

最新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最新章节列表_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全文免费阅读